金叶白蜡适合三北到华南,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南到两广地区都可种植,适合全国南北方种植。
繁殖方法
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是优良乡土彩叶树种。金冠白蜡繁育可通过嫁接、扦插、根插、籽播等方法。繁殖容易便于推广。 为我国园林造景增添了宝贵的资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绿化先锋树种。为加快繁育速度,迅速扩繁,可采用嫁接育苗技术,为提高接穗利用率,适宜采用芽接
2.1砧木选择:
以一年生白蜡为。
2.2嫁接时期:
金叶白蜡一般春季嫁接成活率,每年3、4月,取芽眼饱满的接穗,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接。接穗随采随用,没用完的接穗要及时用湿沙贮藏于阴凉通风处,以备使用。5月下旬至6、7月份,带木质芽接效果也较好。秋季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至翌年。第二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接穗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嫁接操作要避开雨天,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成活。
2.3嫁接苗管理
(1)及时清除萌蘖:嫁接后,砧木嫁接口下部的芽常会萌发,必须经常检查,及时清除萌蘖,以免影响接芽生长。
(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
(3)适时解绑、绑扶:成活后,及时将绑条割断,以免出现缢痕,影响生长。当嫁接苗木长至20厘米时,应及时进行绑扶,以防被风吹断。
(4)肥水管理:待嫁接的苗木成活后,应及进追肥,并结合施肥进行浇水,浇水后或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栽培技术
1.1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具备灌溉条件和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
1.2整地:
一般犁地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更好,耕地深度在一般土壤条件下25—35cm为宜。结合犁地,每亩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斤。翌年3月份耙地前,每亩再施入钾肥40斤,氮肥20—40斤,硫酸亚铁30斤。
1.3做床:
扦插前进行。多采用低床,床宽2m,长10m左右。埂高20cm,多采用南北走向。要求做到埂直、床平。这项工作在春季扦插前进行。
1.4截制插穗:
插穗的粗度以0.8—2cm为宜,长度10—15cm,上切口距芽1—1.5cm,下切口距芽0.5cm,切口平滑,避免劈裂,注意保护好芽体不被损坏。插穗要按粗细分级,每50根一捆。
1.5插穗的贮藏:
对于越冬的插穗,采用室外湿沙贮藏法。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
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1m,深0.6—0.8m,长度以接穗数量而定。其基本要求是:避免插穗接触土壤。扦穗平放或直立。层间用湿沙隔离。湿沙的含水量为60%,确定的方法:用手用力握之,流不出水来,松手后沙团不散。注意每隔一定距离(1—1.5m)立秸杆束做通气孔。早春在气温回升时,即在二月份,要注意检查,防止插穗发热。
1.6扦插:
插穗在扦插前用水浸泡,用流水或容器浸泡均可。浸泡时间一般为10—36小时。
(1)扦插时间:硬枝扦插多在春季进行,也可以秋季扦插。春插宜早。一般在腋芽萌动前进行。秋插在土壤冻结前进行。
(2)扦插方法:有直插和斜插两种,以直插为佳。扦插深度以地上部分露1个芽为宜。插时,可将插穗全部插入土中,上端与地面相平,周围踩实,浇水后插穗上端的1个芽自然露出地面。秋季扦插时,要注意插穗上面复土或采用覆膜措施。
(3)扦插密度:一般为4000—4500株/667m2
1.7.苗期管理:
从扦插到展叶、生根一般需15—30天,这个时间内,插穗靠自身养份和吸收地下水份来维持生长发育,切不可缺水,但灌水次数也不宜多,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它的生长,疏松土壤很重要,它既能保护生根所需的氧气,又能提高地温,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适生条件,一个半月以后,当小苗高度在20—30厘米时,在一棵上保留一根壮苗,其它的掰去。5月中旬,树苗开始进入速生期,在此阶段是金冠白蜡树苗需要养份多的时候,需追施化肥2—3次,每次追施的数量为30斤左右,追施后应及时灌透水和松土、锄草,每次追施间隔的时间为30天,施肥的比例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适量,后施肥的时间不应晚于8月上旬。
金叶白蜡嫁接后的管理
及时除蘖及炼苗
嫁接后,应及时检查,以便从树干上摘除枝条,以减少养分消耗。嫁接15~20天后,当芽转到另一边时,利用上午或晚上的时间破膜放苗,在芽的一侧涂上塑料膜,当芽长到2-时,薄膜被撕开大小的洞,芽一步地释放出来。当嫁接苗长到成熟时,新梢就能被采摘出来。采摘心脏后,每个新梢再接2、4个新梢,既能促进嫁接愈伤,又能提高嫁接苗的冠宽。在正常条件下,嫁接界面要求年份完全愈合,这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提高幼苗的价值。
绑缚支撑杆
在七月的头十天,随着新梢的增长,次1.5米的竹竿,用一根2厘米的竹竿,竹竿的开角为50-60度,嫁接的新针尖附着在竹竿上,按角度生长,在新针尖的底部10-15厘米处,先绑一个“8”形的活动按钮,然后在每20厘米处,随着新针尖的延伸,固定一个可移动的按钮。为了防止新针尖被折叠或与结界面分离,也能起到开接新针尖开角的作用,当新针尖牢固地时,根据新针尖与砧木界面的愈合情况,及时将所有的塑料薄膜取出,促进嫁接口的。而且这种薄膜很容易出现在塑料薄膜上供以后使用,因此愈合不牢固或生长不良。同时,树干上的芽可随时更新,防止养分与新梢竞争,保持新梢的健康生长。
嫁接后不要给砧木浇水,直到接穗发芽。如果在此期间浇水容易导致树体流动,则受伤后在移植物界面处会积水。一旦积水,它将直接影响嫁接。该部位的愈伤组织形成降低了移植物存活率。在生产过程中,当接枝后发生损伤时,塑料薄膜的基部被穿,积液被释放,防止积液长时间浸泡,然后塑料薄膜被包裹密封。
2 嫁接方法
2.1 砧木嫁接口的处理
根据嫁接苗木的用途, 按照苗木要求的高度,选择光滑平直部位,锯掉砧梢,用快刀将剪锯口的毛刺刮平, 在迎风面自剪口向下纵切一道接口,长约 3cm ,深达木质部。 一般情况下,当砧木剪锯口在2cm 时,嫁接一个接穗;当砧木剪锯口处粗度在 5cm时,为使剪锯口尽快愈合,对称着再纵切一道接口,嫁接 2 个接穗; 当砧木剪锯口粗度在 8cm 以上时,可以按照 120 度的平面角纵切 3 道接口,嫁接 3 个接穗;当砧木粗度在 10cm 以上时,可以按照 90 度的平面角纵切 4 道接口,嫁接 4 个接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砧木的直径每增加 2cm , 就多增加一个接穗。
2.2 科学削制接穗
接穗选择带有一对对称的饱满芽体,在两个芽体的侧方斜削成马耳形, 形成长 3~5cm 的大切面,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嫁接刀,一个平面,一个斜面,保证接穗削出的切面保持光滑平直,不起毛刺,将接穗放到食指上,大拇指握紧接穗,一刀削成,避免重复摩擦,造成形成层受热,影响成活率。 主面削成后,再在后端削一个马蹄形的小切面,长约 0.2~0.5cm ,以便于接穗插入皮层内,保持接穗上的韧皮部紧贴木质部,不剥离接穗的韧皮部,同时可以保持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充分密接, 增加接触面,有利于形成层愈合。 接穗削好后,为防止水分蒸发,可将接穗削面一端含入口中保湿, 边嫁接边削接穗,或削好几个接穗放入纯净水中进行保湿, 随嫁接,随取接穗。
2.3 合理插入接穗
剥开砧木接口,把接穗的大削面向里,将接穗先端慢慢插入皮层接口裂缝内,具体操作时,注意用一只手握紧砧木接口, 另一只手轻轻推进接穗,使接口皮层不致撑裂或保持裂口较轻,接穗削面上端稍微露白 0.3~0.5cm , 目的是接穗成活后愈合牢固。
2.4 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缠紧
插入接穗后,先用 25~30mm 宽的塑料薄膜将砧木的剪锯口以及接穗的底部包裹严密,防止水分抽干,然后再在接穗上方留 1.0cm 的空隙,用同样宽的塑料薄膜包裹严密,并利用塑料薄膜代替绳子进行自下而上的绑紧,随着塑料薄膜的收缩,越缩越紧,达到塑料薄膜与砧木之间没有孔隙,减少伤口水分流失。 在操作时,一定要用塑料薄膜将砧木的接口劈裂处包裹起来,使整个嫁接部位全部密封。 防止水分从下部的裂口处挥发。 从而造成嫁接部位失水抽干,影响成活率。
2.5 防止鸟类危害
当使用塑料薄膜将整个接穗包裹严密后,在砧木上再绑缚 3 根长 30cm 的细竹签, 这 3 根细竹签高出嫁接芽 15~20cm ,用这 3 根竹签按照 180° 的平面角包围接穗,绑缚牢固,目的是防止喜鹊、乌鸦等鸟类啄破塑料薄膜[吉山花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