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纯枣园,每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6000千克。养分含量高的优质有机肥可少施一些,养分含量低的土杂肥可多施一些。
基肥中加入氮磷肥的量因枣树大小而定。生长结果期树每株加入尿素0.2~0.4千克,过磷酸钙0.5~1.0千克盛果期大树每株加入尿素0.4~0.8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
基肥主要是指能较长期供给作物各种必要元素的肥料。基肥主要为有机肥。枣树基肥自秋季至翌春均可施用,但以秋季施用好。这是因为秋季枣树根系活动仍较旺盛,地温也较高,施肥时所伤根的伤口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秋季一般天气睛朗,气温适宜,秋施基肥时,加入一些氮、磷、钾肥料,有利于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延长树体光合时间,增加树体储藏营养。再者,秋季施入的有机肥经秋、冬、早春的进一步分解,使有机养分不断转化为有效养分,在翌春的进一步分解,使有机养分不断转化为有效养分,在翌春能充分发挥作用,及时供萌芽及开花坐果之用。因种种原因在秋后没有来得及施用的,应在春季土壤解冰后及早施入。
有机肥料必须经过腐熟后才能使用。这是因为:有机肥料所含养分主要为有机态,而根系能吸收的养分主要为无机态,只有当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将有机态养分转化为无机态的养分,才能被枣树根系吸收;第二,有机肥如不经腐熟过程直接施入枣树根部,可以根系,严重时导致枣树。这是由于有机肥料在土壤中进行腐熟,产生大量热量,灼伤了枣树根系;第三,有机肥在施用前经过腐熟,可利用腐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有机肥料中的草杆、病菌、寄生虫卵杀死,防止杂草和病菌的传播。
有机肥是农家肥料的总称,常用的有机肥为圈肥、厩肥、人粪尿、绿肥、土杂肥、饼肥等。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它含有枣树必需的各种营养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机肥是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矿化,释放养分。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机酸,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溶解释放,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可产生二氧化碳,促进枣树的光合作用。总之,有机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化肥所没有的优越性。
枣树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条状沟施、点状穴施、全国或树盘撒施等。选择何种施肥方法好因树龄、栽植密度、土壤类型、肥料多少不同而异。环状沟施即围绕树冠挖一条环状沟,沟深、宽各30~50厘米。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合后填入沟内然后用底土填平。该施肥方法适于枣幼树,施肥沟逐年向外移,诱导根系向外扩展。
放射状沟施即在距枣树主干30~50厘米处向外挖4~6条入射状沟,沟长至树冠外0.5米左右,沟深、宽各为30~50厘米,距树干近处沟浅些,远树干入沟深一些。把表土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再用底土将沟填平,此施肥方法伤根少,根与肥料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成龄大树。条状沟施即顺枣树行沿树冠一侧挖一条通沟,可在枣树株间树冠挖一条短沟。沟深、宽各为30~50厘米。条状沟施要在树冠两侧轮换位置。此法节省劳力和肥料,非常适用于平地枣园,山地丘陵枣园亦可采用。
全园和树盘撒施方法是把基肥均匀地撒在枣园或树冠下,然后深翻20~3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中。以上几种施肥方法可以轮换使用。在挖施肥沟时,要注间少伤根系,尤其是直径大于0.5厘米的根要小心保护,以免切断。追肥是根据枣树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利用性肥料,为枣树提供养分的施肥方法。追肥使用的是性肥料,以化肥为主。如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钾等。
追肥与基肥不同,追肥一般仅含枣树必需的一种或少数几种营养元素,属于不完全肥料,而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含有枣树所需的各种养分,属于完全肥料。基肥肥效发挥慢,肥效长,不易被淋失;追肥效快,肥效短,易随水流失。追肥和基肥对枣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高产稳产都具有重在作用,都应得到重视,不可偏废。
追肥必须在生长季枣树需要养分之时施用。追肥时期不正确,便达不到追肥的目的,有时还起反作用降低枣树产量和品质,造成人工和肥料的浪费。根据枣树物候期的特点,枣树追肥主要分4个时期。
萌芽前(4个月上中旬)此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肥。其作用是使枣树萌芽整齐、枝叶生长健壮,有利花芽分化。对于基肥施用不足或树势衰弱的枣园,这次追肥尤显重要。花期在开花前(5月下旬)追肥,配以磷肥。此次追肥的作用是促进开花坐果,提高坐果率。避免因物候期重叠养分竞争剧烈导致大量落花落果。幼查期于幼果发育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施氮、磷、钾肥,作用是促进幼果生长,防止大量落果,增大果个。果实迅速生长期在果实生长期(8月上、中旬),追肥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提高钾肥施用量,作用是有利果个增大和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果实品质,有利提高树体储藏养分。
追肥施用方法主要采用穴施。即在树冠下挖10余个小坑或数条小沟,施入肥料,然后覆盖上土。对于尿素等速溶性氮肥,还可将其撒入树盘,马上浇水,肥料可借水逐渐下渗,被根系吸收。追肥的施用深度应依化肥性质而定,在土壤中易的肥料如氮肥和钾肥,可以浅施,施肥坑深度为5~10厘米。对于过磷酸钙等在土壤中不易的肥料,应集中施在根系分布区,增加根系与肥料的接触,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枣树追多少肥合适应根据树龄、树势、产量、土壤肥力、土壤类型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目前,在枣树上关于施肥量的研究进行的很少。追肥的施用量主要是靠各地丰产园的施肥经验确定的,对于成龄大树,萌芽前每株施尿素0.5~1.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硫酸钾0.5~0.75千克;幼果发育期施磷酸二铵0.5~1.0千克,硫酸钾0.5~1.0千克;果实迅速膨大期施磷酸二铵0.5~1.0千克,硫酸钾0.75~1.0千克。枣树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历史比较悠久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同时又是丘陵山区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枣树具有抗旱、耐寒、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寿命长和易管理等优良性状,多少年来一直是山区丘陵的铁杆儿庄稼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林业项目的树种。
基本上处于放任管理的状况,从形式上表现为树木高大、枝量多、枝组老化、树形乱、上强下弱、枝条直、枣园郁闭结果少,从而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对于此类枣树的管理,首先必须进行以矮化树体为前提的整形修剪。主要措施为:以3 m×4 m的栽培规格为标准,树体高度应降到2.5 m左右。在降低高度的同时,对所留主枝要通过撑枝和拉枝开张角度,并进行合理的回缩和修剪。主枝截留长度一般1.5 m左右,同时辅以疏除枯死枝、背上枝、细弱枝和缩剪下垂枝,为枣树的更新复壮打好基础。在操作时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是随形造树的原则。第二是去弱留强和剪口下适度留枝的原则。第三是要掌握大骨干枝一步到位和中小结果枝组能留则留、分布更替的原则。第四是要掌握好树体更新和结果收益同步进行的原则。
放任管理的枣树,大强度修剪会树体大量冒条,所以必须在枣树当年萌芽后就着手进行枣树的夏季修剪。夏季修剪大致可分3次进行。第1次在5月上旬,这时枣芽已经萌动,二次枝枣股上的主芽,由于受树体重度的影响,会萌生一定数量的枣头枝,不仅扰乱树形,而且损耗树体养分,必须及时疏除。第2次在5月中旬,除对上次修剪中遗漏的枣头枝补剪外,主要是对主侧枝及二次枝上其它部位萌发的枣头枝进行处理。其中对于部分生长健壮且位置合适、方向适宜的进行预留,作为骨干枝或结果枝组进行进一步培养。第3次在6月中旬,主要工作是对当年预留的枣头枝留5~7节二次枝进行摘心,确保当年生枣头枝健壮发育,为下一步结果和进一步培养新的结果枝组打好基础。
对于夏季修剪的疏漏枝,可在冬季修剪中进行处理。枣树是一个地缘性很强的树种,我们要在生产中获取量多质优的红枣,就必须突出抓好保花保果工作。这也是我们在对放任枣树改造后当年保证其形成产量的一条基本措施。
在盛花期喷赤。此项工作应在盛花初期开始,在平遥县的时间在6月5日左右。在6月上旬~6月下旬的整个盛花期当中,喷次数2~3次,间隔时间5~7 d。目前生产上使用920复合剂,按每瓶兑水20~22.5 kg的比例使用,每亩用量27.5~30 kg剂。同时要特别注意喷时间,必须是在上午8:00以前和下午6:00以后,避免高温进行作业,否则效果不佳。在生产实践中,保花保果工作常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进行。
生草法防治杂草:目前,枣树种植,提倡采用生草法。清耕法费时费工,除草耗费大量人力。采用生草法,一可以实现枣园生态多样性,保护大量有益昆虫,防治有害昆虫爆发危害;二可以实现冬季防风固沙、雨季防止水土流失之;三可以在夏秋季杂草茂盛生长时,使用肩背式割草机除草,工效高。每年机械刈割二、三次,并且刈割青草覆盖树盘,还可增加土壤肥力;四可以有效降低夏秋季高温时节地表温度,有利于根系生长。
九月份枣果进入成熟时节,如遇降雨,果面开裂,果肉外露,随之腐烂,不堪食用。枣裂果属于生理害,幼果期干旱少雨,进入成熟期遇雨则裂果严重。果实钙元素含量不足也会加重裂果的发生。
裂果的原因是枣进入成熟期含糖量增高,果皮弹性降低,由韧变脆,降雨时过多地吸收水分后使果肉膨压加大,致使表皮破裂。裂果与品种有关,不同品种间裂果的发生有较大差异,果肉弹性大,角质层和果皮薄的品种易裂果。
干旱条件下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缺钙果实表皮韧性减弱,脆性增加。干旱会使果实可溶性糖浓度增加(干旱枣成熟早,甜度高),干旱时果实内部虽然渗透压很高,但无水可吸。在降雨时,果实瞬间吸收大量水分,导致果实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加,果实溶胀破裂。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土壤均缺钙,土壤干旱时,被固定在土壤中的钙元素无法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变成可溶性的钙,溶解性极低的钙盐因缺水不能溶解,根系也就无钙可吸收。而当土壤湿润时,枣树根系不缺水,钙可被充分溶解而被吸收,从而会减少发生裂枣。
根据产生裂枣的原因,可以通过活化土壤中的钙、叶面补钙、保持土壤水分和避雨等措施,防止和减轻裂枣。枣园覆膜或覆草。在根系集中分布区覆盖地膜或覆盖10-20cm厚的碎秸秆等,保持土壤墒情,有效地减轻裂枣。覆草还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活化土壤中的钙元素。
采用穴储肥水技术。在枣树树垂直投影内侧,挖直径30-40cm、深40-50cm的穴4个,每穴直立埋上直径20-30cm、长30-40cm的草把一个。草把由各种作物秸秆或杂草做成,高度低于地面10cm,用水泡透后,再放入,草把四周好用混合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土填满,然后用水灌满,穴上面覆盖1平方米大小的地膜,四周用土压好,在其中间插一孔,平时用石块封住,防止水分蒸发。由于可以大量储存浇地水和雨水,水分在深层渗透保存,从而使部分根系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裂枣。
叶面补钙。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0.3%的氯化钙水溶液,以后每隔10--20天喷一次,直到采收。避雨栽培。建造塑料大棚或采取简易避雨方法(遮盖塑料膜等)减少雨水直接降落到枣果上造成裂果。或采用枣果表皮,喷布膜制剂的方法阻滞枣果表皮吸水。枣树秋施基肥的好处有三:一是秋季枣树根系活动仍较旺盛,地温也较高,此期施用基肥有利断根的愈合和促发新根;二是秋季根系吸收基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有利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树体储藏营养;三是施入的有机肥经秋、冬两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逐渐将难利用的有机养分转化为有效养分,第二年可较早发挥作用,为枣树萌芽后枝叶生长、开花坐果供应养分。
枣树秋施基肥的施用量一般生长结果期树株施有机肥50千克左右,盛果期大树株施有机肥100千克左右。基肥的施用时期是从枣果采收后到落叶前施用基肥为适宜,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基肥应是充分腐熟鸡粪、牛粪、羊粪等圈肥,或是饼肥、绿肥、土杂肥等。
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四种。环状沟施法,即在树冠垂直投影挖一环状沟,沟的深度根据根系分布深度和土层厚度而定,一般沟深、宽各50厘米左右,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土层薄的山区可适当浅些。把表土与基肥混合后施入沟内,施肥后及时覆土、填平,整好树盘。此法适于幼树,随着树冠的扩大,施肥沟的位置不断外移,诱导根系向外伸展。第二,放射沟施法,由树冠下向外开沟,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开沟4~6条,宽与深由肥料多少而定。这种施肥方法伤根少,能促进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第三,条状沟施法。在枣树行间或株间于树冠投影处,顺行向开沟,挖深、宽各50厘米左右,长度视树冠大小和肥量而定的条状沟,枣树行间可开多条,条状沟每年要轮换位置,即行间和株间轮换开沟。此法便于机械或畜力作业,节省劳力。第四,全园或树盘内撒施,即把肥料均匀地撒到全园或树盘内,然后耕翻土壤,耕深20~40厘米,把肥料翻入土壤。将土地平整,做好树盘。生草条件下,把肥撒在草上即可。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这种方法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以上四种施肥方法,轮换使用效果更好。
9月份枣树陆续成熟,枣果采摘前是提高枣果品质的关键时期,采前干旱失水或遇雨淹水、高温、外伤、病虫害,以及提早采摘等,都不利于枣果品质的提高。
采收前应注意以下栽培管理措施的实施:一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严格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果实完好。枣果带菌或有病虫害,采收后极易软化和霉烂。二是做好灌水和排水。采前干旱会造成枣果蔫软,降低枣果品质。采收前干旱时,要进行适当的灌水,防治枣果蔫软。采收前降雨或枣园积水会增加裂果和鲜枣储藏过程的过湿伤害。所以,采收前雨水过多时又要注意及时排水。三是采前喷钙处理。钙质可与枣果体细胞中胶层的果胶酸形成果胶酸钙,对维持果实硬度、调节组织呼吸及推迟衰老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枣果采前30天和15天分两次,喷施氯化钙(CaCI2),浓度为0.2%~0.5%的溶液,可增强枣果的钙素含量,有效抑制其成熟衰老过程,降低呼吸速率,减轻采前和采后的多种果实生理病害等,是提高鲜枣储藏品质的一项良好辅助措施。同时,提高枣果钙素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枣果的采前落果。四是慎用生长调节剂。在枣果生长期间使用生长调节剂催熟、增产、增色、增甜等,一般会使枣果组织幼嫩,含水量增大,干物质含量相对减少,从而使枣果的抗病性及耐藏性降低。
适时采收是保证枣果品质的关键。枣果采收期的确定应符合加工、鲜食、制干以及运输和储藏的需要,要依据保证质量,增加收益的原则,多方面判定确定。一是依据果皮的色泽。枣果成熟过程中,在果皮色泽上会有明显变化,生产上大多是根据果色的变化来确定采收期熟度。色泽指标对不同品种而言差异较大,一般果皮颜色是由深变浅,由绿转白,由白转红。市场销售鲜枣着色一般应在50%以上。二是依据果肉硬度。枣果在成熟过程中,硬度减低,可以根据果肉硬度确定采收期。三是依据枣果含糖量。根据枣果甜度、适口性来确定采收期。四是依据果实脱落的难易程度。枣果成熟时,果柄和果枝间形成了离层,稍加触动,即可脱落,可凭此确定枣果采收期。五是果实的生长天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各品种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大致各有一定的日数,可作采收参考。鲜枣一般在脆熟期采收,此期果实肉脆味甜,鲜食适口性。生产上鲜枣的采收期不能单纯根据成熟度来确定,还要从调节市场供应、运输、储藏的需要、劳动力的安排、栽培管理水平、品种特性以及气侯条件等来确定适宜的采收期。枣树品种在同一树上果实的成熟期很不一致,应分期采收,分期采收也有利于恢复树势。
十月份是枣树树体养分积累,提高抗寒防冻能力,保证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通常情况下枣树遭受冻害情况并不多,但是近年由于非正常气候因素,晚秋和早春突然降温,会对树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冻后表现发芽晚,生长弱,严重时造成死树。冻害的发生程度与品种、树龄、树势及当年枝条的成熟与锻炼情况、以及枣园的地理位置、土壤地势、栽培管理和当年的气象因素等密切相关。加强秋季管理,可使枣树免受冻害和减轻冻害。
梨枣。又名山西梨枣。原产山西运城地区。为鲜食枣品种。果实大,长圆形,果重25--30g,果重50g,果面不很平整,果皮中厚,淡红色,果肉厚,白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鲜枣含糖27.9%,可食率97%,鲜食品质上等。唯果肉松软,储运性一般,果实9月下旬成熟。树体中大,树姿开张。果实易裂,且易染炭疽病、轮纹病,采前落果亦重,适宜秋雨较少的地区栽培。
大雪枣。原产鲁南山区,为特晚熟鲜食品种。果实扁圆形,单果重27--42g,,果重80g;果面平整光滑,赭红色。果肉肥厚,绿白色,鲜枣含糖量30%,可食率95%,10月中旬成熟,果实较耐储运,不裂果。树体较大,树冠开张,1--2年生二次枝有弯曲下垂现象。新生枣头结果能力强,前期丰产性好。
大白铃枣。果实大,不很整齐,多数近球形或椭圆形,少数呈馒头形;平均果重26.8g,果重42g;果皮中厚,棕红色,美观,果面有不明显的凹凸起伏。果肉松脆,汁液中多,味甜,鲜枣含糖33%,可食率96%,品质中等。果实9月上旬成熟,不裂果。树体中大,树姿开张,发枝力中等。树高4.5--5m。枣头红褐色,不发达,短小或无。丰产稳产。
赞皇大枣。果实大而整齐,长圆形或倒卵形,平均单果重17.3g,果重29g,果皮深红色,较厚,韧性好。果肉致密质细,汁液中等,鲜枣含糖35%,可食率96%,品质上等。制干率47.8%。果实9月下旬成熟。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树势强健。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较丰产。
金丝新4号。平均果重10g,是金丝小枣品种群中果个的。果皮薄,浅棕红色,果肉细胞致密,鲜枣含糖45%,可食率97.3%,品质极上,9月底10月初完熟。树势较强,幼树发达,坐果稳定,高产稳产。
(1)园址选择。枣树属浅根性强喜光的多年生果树。结果早,寿命长。建园时应以沙壤土为佳,重粘土宜逐步进行客沙改良。丘陵或山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或半阳坡地发展,低洼地要求排水良好,无长期积水或起高垄方可栽植。
(2)栽植密度。枣树的栽植时间从落叶到翌年萌芽前均可进行,以秋季落叶后栽植为宜。一般情况下,山地枣园中等密度多采用2mx4m株行距,高密度可采用2mx3m株行距。平地枣园则根据建园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密度栽植:密植枣园采用2mx3m株行距,南北行向,多用于优良品种“短密丰”栽植,尤其是城郊、工矿区的良种鲜食枣品种,一般情况下,栽后第2年即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间作枣园宜采用3--4mx4--6m株行距,南北行向。多用于商品粮产区的枣粮间作。
深翻改土。一般在深秋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方法是在距枣树干1m处至树冠投影区域翻25cm以上,对土层深厚的平地枣园可进行小机具的耕翻,以消除浮根,促使根系下扎,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有机质,消灭土中越冬害虫,每年春季萌芽前树盘盖黑地膜,可防杂草滋生和促进枣树根系生长。
施基肥。施肥一般分为春施和秋施两种,以秋施效果。秋施多在枣果收获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此时正处于树体营养物质积累期,伤根也容易愈合,并能促使新根萌发,对翌年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适当配合部分性化肥。常用的基肥有堆肥、圈肥、作物秸秆、绿肥、人粪尿等,肥以硫酸钾复合肥、果树专用复合肥等为宜。在栽后1--2年内亩施基肥2000--3000kg,3年后亩施基肥4000--5000kg,施基肥宜采用挖穴施入法。
追施肥水。追肥在枣树生长季节进行。第1次在萌芽前进行,施入时间以萌芽前10--15天为宜,成龄枣园每株施尿素0.5kg,施肥时在距离树干30cm周围挖3--5条放射状施肥沟,一般沟深10--20cm,长30--40cm;第2次在初花期进行,用肥量不宜过大;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这次追肥在生理落果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每株施过磷酸钙0.5kg加0.1kg钾镁肥,这次施入的钾肥,对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较重要。同时还可根据生长状况进行叶面喷肥。一般从5月初即萌芽展叶后开始,到8月份即果实成熟前止,每隔15天至20天进行1次。在萌芽至开花期喷0.3%尿素;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喷0.3%尿素和植物营养素。在秋季果实采收后的树体营养回流期,叶面承受能力增强,喷肥的浓度可适当加大一些。
一般情况下全年在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和土壤解冻前浇水4次即可,一般都与追肥相结合。
(4)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由圆锥形,负载量大,有利于早结果,早丰产。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距地面35--40cm以上,每隔25--30cm选留1个主枝。主枝下长上短(60cm左右),成形后下宽上窄呈圆锥形。各主枝上结果枝组的留量一般下层4--5个,上层3--4个。每个结果枝组留4--5个二次枝摘心。结果枝组在主枝上互不拥挤、不交叉重叠。树冠生长达到要求后落头回缩。对各主枝之间没有利用价值的交叉枝、直立枝等,应提早从基部疏除。结果枝组结果能力下降时,可从基部选留适当的枣头重新培养,也可重短截主枝,隐芽萌发枣头,来培养新的主枝或结果枝组。
(5)花果管理。一是在花期前对发育枝、二次枝进行摘心,能抑制枝条生长。二是花期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三是喷洒赤,保证坐果稳定。喷洒时间以盛花期每一枣吊平均开花4--6朵为宜。赤的喷洒浓度为10x10(右上-6)--15x10(右上-6)。四是枣园放蜂。
为有效地减轻落果,可在采前30--40天连喷2次7x10(右上-6)的萘乙酸。
(6)病虫害防治。萌芽前喷1遍波美3--5度石硫合剂,5--7月份,每隔15--20天喷1遍1000倍加1500倍灭幼脲3号,防治枣瘿蚊、枣步曲、枣芽象甲等害虫。8月份以后,喷2--4次800倍40%多菌灵或25%粉锈宁或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枣锈病、枣炭疽病等。
耕翻土壤是增加其通透性的重要措施。耕翻土壤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耕翻可增加吸收根的数量,提高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耕翻切断了部分细根的同时促发了新根。各地枣区大部分都有在秋末或春季耕翻土壤、刨除根蘖苗的习惯。在北方,秋末、初冬时期耕翻土壤不仅有上述作用,还可拦蓄冬、春季的雨雪,并能将越冬的部分害虫(如桃小食心虫和枣瘿蚊的越冬茧,枣步曲和桃天蛾的蛹,食芽象甲的越冬幼虫等)翻至地面,经低温冻死或被鸟、禽吃掉,从而减轻来年枣园的虫口密度。春季耕翻枣园宜在枣树发芽前20天进行,耕翻深度15-30厘米,近树周围宜浅,以不伤大根为度。遇到大根时要保护,特别注意不要损伤直径0.5厘米以上的根。在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常年进行深翻。
有的枣区在冬季或春季有刨树盘(刨树档子、刨树埯等)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耕翻土壤的作用。黄土高原枣产区刨翻树盘的做法是,封冻前翻刨整个树埯,深度30-40厘米,近浅外深,切断并刨除细根,同时在树的下坡方向培土埂,筑成水簸箕,拦蓄雨、雪;河南新郑沙土枣区刨翻树盘的做法是,土壤封冻前在树干周围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坑,把掏出的土撒开,经冬、春季冻晒,可消灭部分害虫,也可减轻鼠害。与此同时,还要掏除根颈下的细根,促使树根向四周发展,扩大根系吸收范围。
扩穴也是土壤管理的一种措施。扩穴就是从定植穴逐年向四周开环状形沟(也可配合施用各种肥料)。环状沟的宽度根据施肥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50厘米左右。
在平原枣区8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若有重粘土、粉沙、砂浆等板结层的地块,还需打通这类板结层,使枣树根系向深层生长分布,扩大土壤的供肥、供水范围。
盐碱地上的枣园,应修筑台田(条台)或挖沟排碱,降低地下水位,亦可利用天然降雨淋洗盐碱。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放淤或引水洗盐,降低土壤盐分。除每年要进行耕翻或刨树穴外,在晚春也应采取一些防止土壤返盐的措施。
砂地枣园可采用放淤或客土的方法,改良土壤质地。砂层以下有黏土层的地块,也可通过深翻,把黏土翻至上层,砂黏相掺,改善土壤的质地。
除耕翻土壤外,中耕松土和生长季节除草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管理措施。中耕一般在灌水后及雨前、雨后进行;也可根据间作农作物的需要进行中耕,或针对枣园杂草的危害程度进行中耕除草。
枣园覆盖,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这一措施对于干旱地区的枣园增产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在树冠以内的地表或比树冠稍大的范围内,覆盖10-15厘米厚的秸秆(麦秆)或草,或进行全园覆盖。覆盖物上压一层薄土,以防风、防火。覆盖时,要在靠树干处留出一定空间,以防虫、鼠危害。
二、间作绿肥,种植饲草
枣园间作绿肥或种植饲草作物,是林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间作绿肥或饲料作物不仅可以经济利用土地、节省锄草的人力,还可以提供肥效较高的新鲜绿肥资源。
1.冬枣园间作的优越性
多年的试验资料显示,枣园间作绿肥或种植饲草作物是目前的土壤管理模式。它主要的优点有:,可以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果园种草后,降雨和灌溉时地表径流大大减少,尤其是山坡地和沙滩果园,效果更明显。第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刈割后铺在地上的草及的根系,都是土壤有机质稳定、可靠的来源。据统计,土壤有机质达到2%左右时,果品优质化就有了保证。由于这类植物对一些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高于枣树,故可把土壤中的难以被枣树吸收的钙、铁、锌、磷等吸收转化成其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不易发生缺铁性黄叶病、缺锌性小叶病等,改善枣树的营养状况。第三,对枣园的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种草条件下,枣园土壤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枣树的生长发育。如一些沙质土枣园在夏季炎热的下午,地表温度可高达70℃,而同样气候条件的种草果园,地表温度不超过35℃,枣树可以正常生长。第四,可以减少农的施用量,提高生防质量。在种草条件下,许多害虫天敌如草蛉、食蚜蝇、瓢虫、赤眼蜂等种群数量增大,有利于它们的栖息,增强了天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农的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2.冬枣园间作的实施
枣园种草所用的草种,应是个体低矮、生物量大、覆盖率高的品种。草种的根系应以须根为主,没有粗大的主根,或虽有主根但在土壤中分布不深。草种不能有与枣树共同的病虫害,且能栖宿枣树害虫天敌的品种更好。这类草种地面覆盖的时间越长越好,但其旺盛生长的时间宜短,以减少草与枣树争夺水分和养分的时间。另外,这类草还需耐阴、耐践踏。
我国南北枣区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枣树栽植形式不一,故间作绿肥的种类及茬口安排也要因地制宜。北方枣粮间作区实行粮与绿肥轮作,如麦收后种一茬绿肥(绿豆、黑豆、柽麻、豆类在盛花期翻压),可在9月份就地掩青作小麦的基肥;南方枣粮间作区实行春作物与冬绿肥轮作,如花生、棉花播种迟,可于上年秋季抢播一茬越冬绿肥(苕子、箭舌豌豆或紫云英等),春季压青作为基肥。
集约经营的枣园,可以种植多年生绿肥,也可在枣树行间进行冬季绿肥与夏绿肥轮作。品种有毛叶苕子、箭舌豌豆、苜蓿、白三叶草、绿豆、黑豆、柽麻等,其中,白三叶草较佳。白三叶草在北方地区播种时间是春、秋两季。春季播种可在3月下旬至4月,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坡地、岗地及枣树行间不曾利用的枣园,常杂草丛生,应大力推行这一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