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原名为廊坊08号梨,是1993年河北省廊坊农林科学院科技人员,在辽宁省北宁市发现的“三水”梨的变异类型,历时八年时间自选成功的一个优良晚熟梨新品种。
晚秋黄梨的抗旱、耐瘠薄能力良好,在沙地,沙壤土以及壤土地内均能生长。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进行栽培。
晚秋黄梨 皮薄,果心小,可食率高达84.95%。果肉纯白,切后不易变色,石细胞小而少,肉质细脆,汁多味甜。据1993年现场单果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13.0%一15.5%。1994年对8个样品的综合测定,可溶性固形物为11.48%。金秋梨总糖、维生素C 含量均优于黄花梨和河北鸭梨。
晚秋黄梨,果大,外观金黄、晶莹透亮,肉质白、脆、嫩、细、汁多味甜,耐贮藏,有"南方梨王"美称。
3月上旬萌芽,3月下旬始花,4月上旬终花,花期5一10d。花瓣白色,蕾期略带红色。花药干瘪,花粉量少。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
果重530g,小果重256.5g,而且300一500g的占总果数的90%。
适应性强:晚秋黄梨属矮化密植型,山坡、丘陵、低洼地、沙土地、盐碱地都可种植,并且耐存放、耐低温、不腐烂。
经济效益好:晚秋黄梨当年栽植便可开花结果,若管理到位,二年生的树每亩可达到1000-3000斤;三年生的树每亩可达到4000-6000斤,四年生的树每亩可达到8000-15000斤,市场价每公斤5-8元仍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是其他果树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