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的繁殖以扦插为主,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冬、春季节成活率可选择形态优美的枝条作插穗,蘸生根粉后扦插于沙土中,易生根移栽一般在冬季至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进行,栽种前对树桩进行整形,剪去多余的枝条、根干,将伤口修平对于失水严重的树桩应在清水中浸泡后再种植,也可在生根剂(如生根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先栽在疏松透气、不含太多养分的素沙土中“养坯”,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并浇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经常向枝干喷水,用50%至80%的遮阳网进行保护正常情况下,到了春末夏初,树桩就会陆续发芽,到8月上旬即可去掉遮阳网,接受阳光的照射。
大叶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 Hance(也称花曲柳)为木樨科Oleaceae白蜡树属Fraxinus乔木,高15米。小枝灰褐色,。小叶3-7个,通常5个,无柄或有短柄,宽卵形或倒卵形,稀椭圆形,长6-13cm,宽3.5-,*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或波状,两面或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侧生或**生当年枝条上,;花萼钟状,不规则分裂;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长2.8-3.,宽4-5,*尖、钝或微凹。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参考《河南树木志》)。
小叶白蜡树Fraxinus bungeanaDC.又名苦枥、秦皮,木犀科Oleaceae白蜡树属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淡褐色,有微细短柔毛。叶长4-11厘米;小叶5-7枚,有柄,卵形或圆卵形,长2-4厘米,*钝或短渐尖或近于尾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圆锥花序长5-8厘米,微被短柔毛;花萼小,4裂,裂片尖;花冠4裂或完全分离;雄蕊比花瓣长。翅果狭矩圆形,长2.5-3厘米,*钝或微凹。花期5月;果熟期9月。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白蜡树多为栽培,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甚广。也见于海拔800-1600米山地杂木林中。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
白蜡树易受白蜡吉丁虫、蚜虫、天牛等危害。早春白蜡树芽萌动前喷石硫合剂,每10天喷1次,连续喷两次,以杀死越冬病菌。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与任意1种杀虫剂(如20%乳油1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混配,进行树干涂药,防治白蜡树流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