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是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常绿果树,成熟期正值的水果淡季,其果色橙黄艳丽,果肉柔软多汁,甜酸可口,风味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枇杷果实营养丰富,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酱等,、果可人药,具止咳润肺、健胃、等。此外,枇杷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姿优美,四季常绿,**,是很好的绿化树种。
枇杷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或桔,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栽植
栽植时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一般在寒潮已过、枝芽萌动之前带土栽植,5~6月多雨时期栽植,成活率也较高。秋季栽植在冬季温暖地区比较好,寒冷地区则不宜太晚。栽植密度依品种特性、立地条件而异。株行距一般为 4mx5m,每公顷500株,也可采用计划密植方式先加倍栽植,7~8年后间伐50%。枇杷不宜连作。
枇杷果肉色泽分类法
枇杷果肉色泽分类法,是根据果肉的色泽,将枇杷分为红肉类(红砂)和白肉类(白砂)两大类。红肉类枇杷,果肉呈橙红或橙,树体生长比较健壮,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播种时, 由于枇杷种子子叶较大, 而且属于子叶出土形, 所以覆土不宜厚。覆土厚度对发芽率有特别大的影响, 出苗率较低, 一直困扰着育苗工作。试验中仔细观察发现, 枇杷种子发芽时胚轴较细而且短, 后来, 采用将种子播于疏松的土壤表面, 不覆土, 光照、水分管理如前, 出苗率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