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柿
“磨盘柿”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树栽培。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编修的《房山县志》记载“柿为本镜出产之大宗,西北河套沟,西南张坊沟,无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数,其大如拳,其甘如蜜”。被朱棣皇帝封为御用贡品。“磨盘柿”,以果实个头大,形状似“磨盘”而得名,产自中国北京房山境内。
磨盘柿
树势强健。萌芽率低,发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后第4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大小年明显,丰产性中等,适应性强,较抗寒。全株仅有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不需配置授粉树。果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重241g,最大单果重500g以上。大小较整齐。扁圆形,橙黄色或浅橙红色、软化后橙红色。果皮细而光滑、多果粉、无网状花纹,皮厚而韧容易剥离。缢痕深而明显,位于果腰,将果分成上下两层呈磨盘状,故称“磨盘柿”。果肉橙黄色,无黑斑,纤维细长。肉质松脆、软化后水质,汁液特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8.0%,可溶性糖15.28%,维生素C18.91mg/100g,单宁0.64~1.71%。髓大、成熟时实心。果内无肉球,无种子。果实能完全软化,硬柿变成软柿有明显界限,软后果皮不皱缩、不裂。易脱涩,耐运贮。宜鲜食。 [1]
磨盘柿生长环境
房山区的磨盘柿栽培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它一直是皇宫的贡品。房山区根据自身的地理、气候、地形、温度等多方面的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三个主栽树种,在三个主栽树种中又以磨盘柿为重中之重,目前全区磨盘柿栽培面积达到12.1万亩。 环境:柿喜温暖,但也耐寒;年平均气温9-23℃地区均可栽培,而以11~20℃最为适宜,甜柿要求年均温13℃以上,生长期(4-11月)17℃以上,果实着色期日平均气温为21-23℃,采收期需要15℃以上
却要特殊条件才能长好。它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年均10度以下就塌架,对水、对土壤、对气候、对光照都有特殊要求。北京虽然是磨盘柿的故乡,纬度房山适于磨盘柿生长的范围最好。
磨盘柿主要价值
据检测,百克鲜果含蛋白
质0.7克、是苹果的3.5倍、梨的7倍;含维生素A0.16毫克、是苹果的2倍、梨的16倍;含维生素C4.16毫克、是苹果的3倍、梨的5倍;维生素PP0.2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铁、钙、磷、钾等矿物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能对人体产生较高的热量,提供多种营养。“磨盘柿”果味独特,口感甘醇,不仅食之味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在公元六世纪陶宏景的《名医别录》中就有“柿果味甘涩,微寒,无毒,能清湿热,润肺,化痰止咳的记载、明代大王象晋在《群芳谱》中着有“柿霜既柿饼所出霜也,乃柿中精华。能治疗肺热咳,咽干喉疼,口舌生疮,吐血咳血等症。
除鲜食外,可以深加工,做成柿饼、柿脯、柿酒、柿醋、柿酱、柿糖、柿霜等。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功能;鲜柿叶以食盐拌后生食,对治疗糖尿病有良好效果。近代日本学者着有《柿果的药效》一书,高度评价了柿子的药用价值。以色列学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柿子富含维生素和钾、钠、镁、铁、锰等矿物质及抗氧化剂石炭酸,每天吃一个100克大小的柿子,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和中风发作。柿叶加工后代茶饮用,气味清香,常饮有稳定血压、软化血管和消炎的作用,是肝炎、肾炎、浮肿、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的有益饮料;并有健脾、消食、生津止渴的功能。
食用方法:“磨盘柿”可鲜食,也可冻食,鲜食即白露节后将柿果放入干净容器中,分层码好,用不超过30度的温水浸泡一周后去掉涩味便可食用,(每天更换两三次水,上下翻动一次),甜脆可口,
美不胜美。冻食即霜降节后,将摘下的柿果自然软熟或自然冷冻后化开食用味道更佳,其果肉脆软甘甜,汁清如琼浆玉液,回味悠长。特别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正是磨盘柿成熟季节,一家人围座在一起摆上晶莹剔透,美似明月的磨盘柿坐在庭院中以柿赏月,看月色如水,赞美好生活,分享大自然赐予的美食佳品,象征着一家人的日子圆圆满满,红红火火,柿柿(事)如意。
磨盘柿栽培技术
柿树喜光,且因根系强大,吸收肥水的范围广泛,故于土壤选择不严,但严重干旱仍需灌水,立地条件优越有利于优质丰产。
磨盘柿建园种植
1.1 栽植时间 北方一般为春栽,3月上中旬土壤化冻后立即进行。秋栽有利于伤根的愈合和吸收功能的恢复,但要注意防寒。
1.2 建园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的背风向阴地为宜。定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0.8 m。往栽植穴回填杂草、表土及相当数量的有机肥、复合肥至六成满,每穴施1~1.5 kg钙镁磷肥。选择生长充实、无病虫的壮苗,苗木粗1 cm以上为宜。可进行柿粮间作、成片栽植或庭院栽植等。栽后灌足底水,培实土,覆地膜。
磨盘柿肥水管理
定植园春梢发芽后株施尿素50 g左右,以后每月追肥1次,7月底前要停肥促花,9月中旬施基肥,每次施肥后浇水、中耕。成龄树一般每生产100 kg果实需纯氮0.8 kg、纯磷0.9 kg、纯钾0.9 kg。每年应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中旬发芽前施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以速效钾肥为主;第2次于7月初施,占全年的55%~60%,此时为果实膨大期和花芽生理分化期,利于果实膨大;第3次于10月底施好基肥,应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5%~30%。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中耕。
磨盘柿整形修剪
幼树生长旺,顶芽生长力强,有明显的层次,分枝角度一般偏小,主要任务是搭好骨架,培养树形,注意各主枝间的枝力均衡和从属关系,并及时摘心,促生结果母枝。定干高度1.2 m,按树形结构选好主枝。要少疏多截,增加枝量。旺枝生长到20~30 cm长时摘心,促生二次枝,增加枝的级次,尽量轻剪,注意枝组的培养。柿树整形一般采用主干疏层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主枝分布有明显的层次。干高
1m左右,主枝在中心干上分3~4层。第1层有主枝3~4个,第2层有主枝2~3个,第3层有主枝1~2个。树高4 m左右,主枝层内距为30 cm左右,层间距为60 cm左右,各主枝上再分布侧枝,侧枝上再着生枝组,树冠呈圆锥形,后期树冠过高时也可分期落头。通过修剪保证冠内通风透光,对过密枝条适当疏间,对内膛徒长枝,只要有空间就要保留,经过连续摘心后可培养成结果枝组。对于较弱的1年生枝和结果母枝采用缓放的方法。对于横生或交错的主枝,无发展前途,可以回缩。
磨盘柿病虫防治
柿树主要病虫害为柿毛虫、柿蒂虫、柿绵蚧、柿叶斑病、炭疽病。冬季修剪应彻底清除病果、病蒂、枯枝及落叶,剪除病枝、刮除老皮,集中烧毁,清除越冬病虫源。柿毛虫以卵在根颈周围地下越冬,幼虫有夜晚上树、白天下树的习性,根据这一特点,整地时搜杀卵块、幼虫,树干涂粘虫胶。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降低病虫基数。4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前,喷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扑湿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介壳虫、柿小叶蝉等。6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隔15 d喷2~3次多倍量式波尔多液,并交替喷施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各800倍液,防治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同时每隔15 d与杀菌剂交替喷施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连续喷2~3次,防治柿蒂虫、小叶蝉等害虫。
磨盘柿磨盘柿之乡
满城县是国家林业
部命名的“中国磨盘柿之乡”,其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满城神星柿子沟为满城磨盘柿生态旅游景区。几万亩柿树森林分布于沟内6个村庄周围,神星柿子沟群山环抱,柿林浩瀚,景观优美,空气清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春季柿林如海。 [3]
柿与别的水果不同,果实内自有涩味;这是由于果肉中存在一种特殊细胞,它的原生质里含有很多单宁,特称为单宁细胞,单宁通常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单宁细胞内;当人们咬破果实,部分单宁细胞破裂,可溶性单宁流了出来,溶于唾液中,使人感到强烈的涩味,所以柿很涩,因此,把柿果内单宁由可溶性状态变为不可溶住状态的过程叫做脱涩过程,即有涩味的柿变成没有涩味的柿称为脱涩。
采果后人为加以处理,使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醛与单宁物质相结合,成为不溶性的树脂状物质,即可脱涩。或者破坏细胞结构,使果汁中的单宁与原生质接触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也可脱涩。一般涩柿成熟后到软熟前在树上不能完成脱涩,采下以后必须人工脱涩才可食用。
脱涩方法:清水脱涩、温水脱涩、石灰水脱涩、CO2脱涩、乙烯利脱涩、乙醇脱涩、刺伤脱涩、自然脱涩
磨盘柿果色艳丽,果色为橘黄色,果味甘甜,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诗人张仲殊《咏柿》中赞美“味过华林芳蒂,色谦阳井沉朱,轻匀降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磨盘柿系保定市种苗管理站、河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柿树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树势强健,萌芽率低,发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后第四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大小年明显,丰产性中等,适应性强,较抗寒。全株仅有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不需配置授粉树。果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重241克,最大单果重500克。果实扁圆形、橙黄色或浅橙红色,软化后橙红色。果皮细而光滑,多果粉,无网状花纹,皮厚而韧容易剥离。缢痕深而明显,位于果腰,将果分成上下两层,呈磨盘状。果肉橙黄色,无黑斑,纤维细长,硬肉期松脆,软化后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
泰安萌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泰安萌发园艺场,自1995年就开始专业种植培育各种果树苗木、绿化苗木,至今已有20多年的经验,泰安是板栗产量聚集区,对于板栗苗种植有着独特的见解及技术,为全国各地客户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望全国各地广大客户前来我基地考察、指导工作及签订合作合同。
柿子树的移栽技术:
1、移植时间,最好在11月底,此时树叶落尽,植株蒸腾减少,根系负担较轻,此时地温尚高,受损根系愈合快,且能长出新根,来年能及时供给所需水分和养分,可以提高柿树成活率。
2、挖坑 :根据移植大树规格确定坑的宽度与深度。—般来说,树坑宽度是移植大树胸径的5-10倍,深度达l00cm左右。挖坑时将表土和生土分放,把石块及建筑垃圾捡出,等候栽植。
3、截冠 :大多数园林大树在移植前必须截冠。首先,对所移植的大树进行重修,根据绿化需要进行截冠,截冠时在顶部20—40cm之内选择好骨架枝,留3-4个主枝进行“三定”,即定枝、定位、定向。每个主技从主干分枝部始留30-40cm进行重截,多余枝全部基部疏除,以平衡根冠比。提高移植成活率。
4、消毒处理 :对截冠的锯口进行涂抹或包扎工作,可以用滋油加少量的汽油调匀,用漆也可以。对所有锯口进行涂抹;也可用塑料袋在枝顶部锯口包扎3—5cm。这样明显减少水分的蒸发,为提高成活把好第一关。
5、挖树 :挖掘大树时要尽量保护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冠径的l/4—l/3,依树形而定。圆柱形可小,圆锥形宜大,土球要用草绳包扎,做到根部土球不松不散。
6、包干 :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树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四可减少大树在运输时对树干所造成的损伤。
7、大柿树移植不易成活,移植的整个过程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移植柿子树浇水也很有讲究,栽种当天不可浇水,要在第二天把水浇透,满一周再浇第二遍水,然后每半月浇一次水。
8、支撑 :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
柿子栽培技术
柿子属柿树科柿树属,是我国一种广为栽培的古老经济树种,品种繁多,一般以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及脱涩程度分甜柿(完全甜柿、不完全甜柿)和涩柿二大类。甜柿因脱涩完全,口感好,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我州种植柿子历史悠久,品种主要有本地的大扁柿(又叫无核柿)、火柿、水柿等,近年还大量引进种植了日本甜柿。柿子为落叶乔木果树,树较高,树冠呈自然半圆形,叶椭圆形、阔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8厘米,近革质;叶表深绿色有光泽,叶背淡绿色。雌雄同株或异株,浆果卵圆形或扁圆形,橙黄色或鲜黄色、红色。花期5—6月,果实9—11月成熟。柿子经济和生理性状良好,单株产量可达 100公斤以上,而且耐贮运,可用于酿造工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经济效益极高的树种。影响柿树生长结果的生态因子主要有温度、光照、水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均温13—19℃条件最适宜。9月均温在20-25℃左右,10月均温在16℃左右的地区适于发展,年均温低于9℃受冻害。喜光,尤其在果实膨大期需充足光照,水分要求为年降雨量不低于500毫米,耐涝、耐瘠薄。
一、建园
(一)园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粘质或砂质壤土,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建园为宜。
(二)品种选择、
适宜我州种植的柿子品种有富有、次郎、禅寺丸、扁柿、火柿、水柿等,前三个为甜柿品种,后为涩柿品种。甜柿品种要配植授粉树,以上三个品种可互为授粉树,授粉树配植比例大体为8∶1。
(三)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在落叶后至萌芽前,宜早不宜迟。我州定植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宜。
2、定植密度:株行距常规种植3米×4米~4米×4米,计划密植2米×3米,优先推广计划密植。
3、定植方法:平地用正方形,密植用长方形,山地用三角形或沿等高线栽植。定植穴大小应视土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定植穴以0.8米见方为宜,定植前10天左右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并与表土充分拌匀后填入定植穴。选择生长健壮、直径在0.6厘米以上的嫁接苗于冬季11~12月间定植,春植于 2月间定植,定植时边填土边振动树苗,使土充分流入根的缝隙中,并轻轻提苗沿行株向标齐,栽植深度以苗圃土印与栽植坑地面平行为佳,并边填土边踩实,填满土后在穴周围修成土埂,再浇透定根水,树盘用地膜或稻草覆盖保湿。苗木定植后离地面60厘米定干。
二、园地管理
(一)合理施肥
1、幼树施肥:第一次施肥于落叶休眠前施用完毕,,株施农家肥15~20公斤、复合肥0 .3公斤,普钙0.5公斤,开环状沟施入。第二次施肥于5月上旬进行,株施农家肥10~20公斤、尿素0 .2公斤、硫酸钾0 .35公斤。
2、结果树施肥:第一次施肥于落叶休眠前施用完毕,株施农家肥20~30公斤、复合肥1公斤, 普钙1公斤,开环状沟施入。第二次施肥于生理落果后施用,促进果实肥大,株施人粪尿30~40公斤、尿素0 .6公斤、硫酸钾0 .6公斤,于树盘内开数个小穴浇施。第三次施肥于果实采收后进行,以施N、K肥为主,补充树体养分消耗,株施农家肥20~30公斤、尿素0 .1公斤、硫酸钾0 .2公斤,于树盘开沟施入。
3、施肥方法:柿子的吸收根群集中分布在树冠中外部,土层40厘米以内,施肥应稍深施于树冠外围。平地施肥应将树冠中外部表土扒开,浅翻6~10 厘米,浇施并回土;干施以树干为中心,开数条内浅外深的放射状施肥沟。山地施肥主要采用穴施,亦可沟施。在树冠外围梯田内侧或株间挖穴或开沟施肥,然后覆土。
(二)土壤管理
理想的柿子栽培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但柿子一般多种在山坡地上,土壤物理性较差,常见缺点为石砾多,粘土硬度大、保水力弱、冲蚀严重等,针对上述缺点,可以直接用不易分解的有机质材(如泥炭、树皮堆肥等)最有效。亦可采用草生栽培或套种绿肥配合,逐渐达到优良物理性状或表土覆盖及采用滴灌,达到保水保土之效果。改良土壤可用碱性石灰质中和酸性,每年采果后或休眠期施用一次,pH值小于4 .2时,可年施二次,施用石灰质材采用渐进式,不能一次施过量,配合经堆化处理的有机质肥进行,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保肥力。
三、疏蕾疏花疏果
柿子放任结果,易造成隔年结果,果实变小,商品价值低,应对其施行适当的疏蕾、疏花与疏果。一般结果枝中段所结的果实较大,成熟期早且着色好,糖度也高。因此,在疏蕾疏花时,结果枝先端部及晚花需全部疏除,并列的花蕾除去1个,只留结果枝基部到中部1~2个花蕾,其余疏去。疏蕾时期掌握在花蕾能被手指捻下为适期。疏果在生理落果结束时即可进行,把发育差、萼片受伤的、畸形果、病虫害果及向上着生易受日灼的果实全部疏除。疏果程度须与枝条叶片数配合,叶果比例一般掌握在15叶对1果。
四、整形修剪
1、幼树修剪:幼树应适当轻剪,冬剪以短截为主,疏枝为辅,目的是增加分枝,促进转化,为早期丰产打好基础。
2、盛果树修剪 : 冬剪以疏为主,主枝延长头加以短截,扩大树冠,夏季以诱枝为主,徒长枝摘心,对富有品种,结果母枝不能短截,多疏背主技,3-4年生结果母枝需疏剪更新,促发粗壮结果母枝。弹寺丸品种则采用留短枝,低冠整形修剪技术,其余的常规修剪。
3、衰老树修剪:回缩大枝,促发新枝,回缩程度可在5-7年生部位留桩,对抽生徒长枝摘心,并配合其它修剪措施,恢复结果能力。
柿子树一般按自然开心形进行整形修剪,其树体结构为:干高30—60厘米,主枝树以3个为宜,第一主枝与第二主枝的间距在30厘米左右,第二主枝与第三主枝的间距在20厘米以上。在果树生长期主要做好除萌、扭梢和摘心工作。除萌即自结果母枝发生多数结果枝时,留中部所生结果枝2个,其它早行除萌。对生长在适当位置须保留的徒长性枝条,在其长至30厘米左右,其基部尚未硬化时,将其基部扭曲,抑制其徒长,并在6月中旬对其进行摘心,使其抽生结果枝条。在果树休眠期主要疏除密生枝、剪去病虫枝、交叉枝和重叠枝,短截和回缩下垂枝衰弱枝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