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柿
“磨盘柿”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树栽培。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编修的《房山县志》记载“柿为本镜出产之大宗,西北河套沟,西南张坊沟,无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数,其大如拳,其甘如蜜”。被朱棣皇帝封为御用贡品。“磨盘柿”,以果实个头大,形状似“磨盘”而得名,产自中国北京房山境内。
磨盘柿
树势强健。萌芽率低,发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后第4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大小年明显,丰产性中等,适应性强,较抗寒。全株仅有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不需配置授粉树。果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重241g,最大单果重500g以上。大小较整齐。扁圆形,橙黄色或浅橙红色、软化后橙红色。果皮细而光滑、多果粉、无网状花纹,皮厚而韧容易剥离。缢痕深而明显,位于果腰,将果分成上下两层呈磨盘状,故称“磨盘柿”。果肉橙黄色,无黑斑,纤维细长。肉质松脆、软化后水质,汁液特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8.0%,可溶性糖15.28%,维生素C18.91mg/100g,单宁0.64~1.71%。髓大、成熟时实心。果内无肉球,无种子。果实能完全软化,硬柿变成软柿有明显界限,软后果皮不皱缩、不裂。易脱涩,耐运贮。宜鲜食。 [1]
磨盘柿生长环境
房山区的磨盘柿栽培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它一直是皇宫的贡品。房山区根据自身的地理、气候、地形、温度等多方面的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三个主栽树种,在三个主栽树种中又以磨盘柿为重中之重,目前全区磨盘柿栽培面积达到12.1万亩。 环境:柿喜温暖,但也耐寒;年平均气温9-23℃地区均可栽培,而以11~20℃最为适宜,甜柿要求年均温13℃以上,生长期(4-11月)17℃以上,果实着色期日平均气温为21-23℃,采收期需要15℃以上
却要特殊条件才能长好。它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年均10度以下就塌架,对水、对土壤、对气候、对光照都有特殊要求。北京虽然是磨盘柿的故乡,纬度房山适于磨盘柿生长的范围最好。
磨盘柿主要价值
据检测,百克鲜果含蛋白
质0.7克、是苹果的3.5倍、梨的7倍;含维生素A0.16毫克、是苹果的2倍、梨的16倍;含维生素C4.16毫克、是苹果的3倍、梨的5倍;维生素PP0.2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铁、钙、磷、钾等矿物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能对人体产生较高的热量,提供多种营养。“磨盘柿”果味独特,口感甘醇,不仅食之味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在公元六世纪陶宏景的《名医别录》中就有“柿果味甘涩,微寒,无毒,能清湿热,润肺,化痰止咳的记载、明代大王象晋在《群芳谱》中着有“柿霜既柿饼所出霜也,乃柿中精华。能治疗肺热咳,咽干喉疼,口舌生疮,吐血咳血等症。
除鲜食外,可以深加工,做成柿饼、柿脯、柿酒、柿醋、柿酱、柿糖、柿霜等。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功能;鲜柿叶以食盐拌后生食,对治疗糖尿病有良好效果。近代日本学者着有《柿果的药效》一书,高度评价了柿子的药用价值。以色列学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柿子富含维生素和钾、钠、镁、铁、锰等矿物质及抗氧化剂石炭酸,每天吃一个100克大小的柿子,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和中风发作。柿叶加工后代茶饮用,气味清香,常饮有稳定血压、软化血管和消炎的作用,是肝炎、肾炎、浮肿、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的有益饮料;并有健脾、消食、生津止渴的功能。
食用方法:“磨盘柿”可鲜食,也可冻食,鲜食即白露节后将柿果放入干净容器中,分层码好,用不超过30度的温水浸泡一周后去掉涩味便可食用,(每天更换两三次水,上下翻动一次),甜脆可口,
美不胜美。冻食即霜降节后,将摘下的柿果自然软熟或自然冷冻后化开食用味道更佳,其果肉脆软甘甜,汁清如琼浆玉液,回味悠长。特别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正是磨盘柿成熟季节,一家人围座在一起摆上晶莹剔透,美似明月的磨盘柿坐在庭院中以柿赏月,看月色如水,赞美好生活,分享大自然赐予的美食佳品,象征着一家人的日子圆圆满满,红红火火,柿柿(事)如意。
磨盘柿栽培技术
柿树喜光,且因根系强大,吸收肥水的范围广泛,故于土壤选择不严,但严重干旱仍需灌水,立地条件优越有利于优质丰产。
磨盘柿建园种植
1.1 栽植时间 北方一般为春栽,3月上中旬土壤化冻后立即进行。秋栽有利于伤根的愈合和吸收功能的恢复,但要注意防寒。
1.2 建园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的背风向阴地为宜。定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0.8 m。往栽植穴回填杂草、表土及相当数量的有机肥、复合肥至六成满,每穴施1~1.5 kg钙镁磷肥。选择生长充实、无病虫的壮苗,苗木粗1 cm以上为宜。可进行柿粮间作、成片栽植或庭院栽植等。栽后灌足底水,培实土,覆地膜。
磨盘柿肥水管理
定植园春梢发芽后株施尿素50 g左右,以后每月追肥1次,7月底前要停肥促花,9月中旬施基肥,每次施肥后浇水、中耕。成龄树一般每生产100 kg果实需纯氮0.8 kg、纯磷0.9 kg、纯钾0.9 kg。每年应施肥3次:第1次于3月上中旬发芽前施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以速效钾肥为主;第2次于7月初施,占全年的55%~60%,此时为果实膨大期和花芽生理分化期,利于果实膨大;第3次于10月底施好基肥,应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5%~30%。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中耕。
磨盘柿整形修剪
幼树生长旺,顶芽生长力强,有明显的层次,分枝角度一般偏小,主要任务是搭好骨架,培养树形,注意各主枝间的枝力均衡和从属关系,并及时摘心,促生结果母枝。定干高度1.2 m,按树形结构选好主枝。要少疏多截,增加枝量。旺枝生长到20~30 cm长时摘心,促生二次枝,增加枝的级次,尽量轻剪,注意枝组的培养。柿树整形一般采用主干疏层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主枝分布有明显的层次。干高
1m左右,主枝在中心干上分3~4层。第1层有主枝3~4个,第2层有主枝2~3个,第3层有主枝1~2个。树高4 m左右,主枝层内距为30 cm左右,层间距为60 cm左右,各主枝上再分布侧枝,侧枝上再着生枝组,树冠呈圆锥形,后期树冠过高时也可分期落头。通过修剪保证冠内通风透光,对过密枝条适当疏间,对内膛徒长枝,只要有空间就要保留,经过连续摘心后可培养成结果枝组。对于较弱的1年生枝和结果母枝采用缓放的方法。对于横生或交错的主枝,无发展前途,可以回缩。
磨盘柿病虫防治
柿树主要病虫害为柿毛虫、柿蒂虫、柿绵蚧、柿叶斑病、炭疽病。冬季修剪应彻底清除病果、病蒂、枯枝及落叶,剪除病枝、刮除老皮,集中烧毁,清除越冬病虫源。柿毛虫以卵在根颈周围地下越冬,幼虫有夜晚上树、白天下树的习性,根据这一特点,整地时搜杀卵块、幼虫,树干涂粘虫胶。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降低病虫基数。4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前,喷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扑湿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介壳虫、柿小叶蝉等。6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隔15 d喷2~3次多倍量式波尔多液,并交替喷施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各800倍液,防治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同时每隔15 d与杀菌剂交替喷施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连续喷2~3次,防治柿蒂虫、小叶蝉等害虫。
磨盘柿磨盘柿之乡
满城县是国家林业
部命名的“中国磨盘柿之乡”,其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满城神星柿子沟为满城磨盘柿生态旅游景区。几万亩柿树森林分布于沟内6个村庄周围,神星柿子沟群山环抱,柿林浩瀚,景观优美,空气清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春季柿林如海。 [3]
柿与别的水果不同,果实内自有涩味;这是由于果肉中存在一种特殊细胞,它的原生质里含有很多单宁,特称为单宁细胞,单宁通常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单宁细胞内;当人们咬破果实,部分单宁细胞破裂,可溶性单宁流了出来,溶于唾液中,使人感到强烈的涩味,所以柿很涩,因此,把柿果内单宁由可溶性状态变为不可溶住状态的过程叫做脱涩过程,即有涩味的柿变成没有涩味的柿称为脱涩。
采果后人为加以处理,使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醛与单宁物质相结合,成为不溶性的树脂状物质,即可脱涩。或者破坏细胞结构,使果汁中的单宁与原生质接触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也可脱涩。一般涩柿成熟后到软熟前在树上不能完成脱涩,采下以后必须人工脱涩才可食用。
脱涩方法:清水脱涩、温水脱涩、石灰水脱涩、CO2脱涩、乙烯利脱涩、乙醇脱涩、刺伤脱涩、自然脱涩
磨盘柿果色艳丽,果色为橘黄色,果味甘甜,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诗人张仲殊《咏柿》中赞美“味过华林芳蒂,色谦阳井沉朱,轻匀降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磨盘柿系保定市种苗管理站、河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柿树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树势强健,萌芽率低,发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后第四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大小年明显,丰产性中等,适应性强,较抗寒。全株仅有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不需配置授粉树。果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重241克,最大单果重500克。果实扁圆形、橙黄色或浅橙红色,软化后橙红色。果皮细而光滑,多果粉,无网状花纹,皮厚而韧容易剥离。缢痕深而明显,位于果腰,将果分成上下两层,呈磨盘状。果肉橙黄色,无黑斑,纤维细长,硬肉期松脆,软化后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
柿子脱涩方法
我国的柿子资源大多数都是不完全涩柿和完全涩柿[3]。 完全涩柿果实成熟以后,可溶性单宁( soluble tannin)含量仍然很高,食用时单宁细胞破裂,可溶性单宁流出并被唾液所溶解,单宁凝固舌粘膜蛋白,舌头受到收敛作用,使人感觉有强烈的涩味 [6] 。因此,涩柿果实成熟以后,必须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
涩柿果肉细胞中的单宁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会逐渐由可溶性转化为不溶性物质。由于采后仍有相当多的不溶性单宁尚未转化,涩味仍然很大,须经人工处理加以脱涩后方可食用。
涩柿采收后的时间较长,而且对于单宁含量特别高的品种往往脱涩不彻底。实践中最常见的脱涩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保鲜剂法
保鲜剂的配制:甲醇10-20%、乙醇10-20%、高锰酸钾、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种或几种0.02%-0.2%,余为水量。
使用方法:柿子表面均匀喷洒或蘸取保鲜剂,10公斤用量25-75毫升。处理后柿果贮藏保鲜期可达100天以上,柿果在贮藏的过程中缓慢脱涩,并在出库后一段时间内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延长了市场销售周期。
二、捣柿子果法
浸泡100公斤的柿子,选用1.5公斤的柿子小果或残果(好果亦可)。将小果或残果捣烂后放在水缸里,加水适量搅拌,倒入要泡的柿子,加水至柿子不露出水面为宜,并将果实轻轻搅动浸泡2-3天即可食用。这种方法浸泡的柿子能够保持柿子的原味,味美爽口,同时不易腐烂。
三、混果脱涩法
将涩柿与成熟的苹果、梨、山楂、猕猴桃等混放置于密闭室内,在室温下,经5-7天即可脱涩。成熟果实释放的乙烯等气体能促进柿子的酶活性及呼吸作用,从而脱涩。此法催熟的柿子具有芳香味,但果体稍软。也可在塑料袋内装入脱涩柿子,里面放1-2个苹果,把口扎紧,2-3天即可脱涩。
四、石灰水脱涩
每100公斤柿果用7公斤生石灰,配成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缸内,再放入柿子,加水量以淹没柿果为宜,在20-25℃下,3-4天即可脱涩,柿果偏脆。
五、加温缺氧脱涩
将柿果放在缸、桶、坛或铝锅内(不用铁质容器),加入45℃的水淹没柿果,保持水温在35-40℃,经16-18小时即能脱涩。此法处理的果实肉质较脆硬。
六、刺伤脱涩法
在柿盖(萼片)周围插入小段干燥的芝麻秆或牙签,每个柿子插3-6根(呈圆形),几天后即可脱涩。
七、二氧化碳脱涩
将柿果置于密闭容器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0.7-1.05公斤/平方厘米,在15-25℃下,经2-3天即可脱涩。此法处理的果实脆而不软。
八、酒精脱涩
装柿果时每装1层,就喷少量75%的酒精,装后密封保温,20℃经9天左右可脱涩。处理后的柿果较软。注意,酒精用量不宜过多。
1、花期环剥: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2、合理夏剪:在生长期内疏去过密枝、无效枝,迎风面多留枝、背风面少留枝,促进通风透光。一般柿树经过修剪后,隐芽会大量萌发,为减少营养消耗,应将无用萌芽在木质化前抹除;有生长空间的长枝,特别是徒长枝,要在40厘米时摘心。
3、疏除花蕾:当结果母枝上抽生2~4个结果枝时,保留前2个结果母枝中部的3个花蕾,其它结果枝上的花蕾全部疏除,留作预备枝。若结果母枝抽生5个以上的结果枝时,应保留前3个结果枝结果,每个结果母枝上留中部3个花,其余全部疏掉。
4、巧施肥水:进入结果盛期的大树,要加强肥水管理,春季早施基肥,秋季施足基肥,但追肥不能过早。一般在5月份枝条枯顶期和7月份果实膨大期追肥,这两次肥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可以增加下一年的花芽数量和提高花芽质量,遇天气干旱时进行浇水。
5、化学调控:在盛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500ppm赤霉素加1%尿素,可改善花和果实的营养状况,防止柿蒂与果柄发生离层,增强花和幼果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刺激子房膨大,提高坐果率;果实迅速膨大期,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和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减少落花落果。
6、防治病虫:生长期,人工摘除病果、虫果;6月上旬喷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消灭柿蒂虫;6月中旬,喷一次1:5:4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喷一次2.5%绿色功夫1500倍液+1.5%菌立灭800倍液,可防治柿炭疽病、角斑病、圆斑病。5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发生高峰时,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主要喷洒在柿树的果实、果柄和果蕾处,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柿子树的种植养护方法
适生环境:喜温植物,在年平均气温9-23℃的区域均有栽培。但我国柿树分布大多在年平均气温11-20℃的地区(也是柿树经济栽培界限)。甜柿应在年平均气温13℃以上地区栽培,低于此温度果实不能在树上自然脱涩和不能生长。
喜光、抗早、耐府薄、雨量过多,日照不足对柿树生长发育不利。适宜的土镶酸碱度pH值5.0--6.8。
1、细致整地:
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空气、养分、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对提高周期种植成活率,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起很大作用,整地规格,深度一般达30厘米,拣净土壤内的石块、树根和草根,要求土壤疏松、拦水埂坚固,整地时间,渭北干旱地区应在雨季前整地,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也可以随整地随造林。
2、栽培种植:
一般采用嫁接繁殖,柿树嫁接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芽接(在春夏之交柿树开花期或夏秋季节,接穗和砧木均要离皮时进行)和枝接〔切接、腹接、劈接、插皮接等,最好用蜡封接穗)。接活后要注意绑支撑棍以防苗被大风吹断。防病虫危害嫩芽、叶,并注意除草和施肥灌水等管理。
3、合理追肥:
5-6月正是生长旺季,根、梢长势能力强。对1-2年生幼树单株施肥量为纯氮20克,过磷酸钙10克、氯化钾20克的速效性肥。3-5年生的单株施肥量为1-2年生的2倍。成年结果树每亩夏季施肥量为纯氮量4公斤(折成尿素7.8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氯化钾4公斤。
并在树冠垂直滴水线外围、幼树的5-10厘米处;成年果树的15-20厘米处,开挖一条宽、深各20厘米的环形沟。并在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前、下午5时后,将上述3种肥料施入后立即填土覆盖。
4、花期环剥:
柿树环剥一般在开花期,即5月上、中旬,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或刀片),在树干上横切相平行的两圈,深达木质部,然后纵切一刀,用刀尖翘起两刀中间的一圈皮即可,剥时以晴天的上午为好,注意一定要使切口平、齐、宽、窄一致,其宽度因剥枝的粗细而异,粗的可宽些,细的可窄些,一般以0.5厘米左右为宜。
拓展资料
温高时节,在管理上要抓好以下五种病虫害的防治。
1、柿疯病:柿疯病病树春季发芽晚,生长迟缓,且果实提早变软后脱落,严重的不结果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抗病砧木育种,同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可向树体注入四环素类抗菌素。
2、柿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蒂,发病重的会引致落叶和落果。
防治方法:新叶抽生前,认真摘除病蒂,即可显效。6~7月份喷400倍液倍量式波尔多液两次。也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另外,要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新梢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叶片。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徒长枝产生。柿树生长期认真剪除病枝、病果,清除地下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夏季根据降水情况每月喷药2~3次,
一般雨前喷“护树将军”+1∶3∶500式的波尔多液或1500~2000倍50%咪鲜胺等保护剂,雨后喷2000~3000倍液25%的丙环唑乳油或3000~4000倍液80%戍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500~2000倍液的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4、柿绵介壳虫:该虫主要以若虫危害柿树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在柿树发芽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打枝干,消灭越冬若虫。抓住若虫发生盛期,尚未形成蜡壳前、抗药性尚差的有利时机,可用25.5%杀虫威1500倍液防治。对已形成白色蜡壳的喷200倍蜡蚧灵、1000倍液杀虫威也可达到除治效果。
5、柿蒂虫:柿蒂虫主要危害果实。幼虫从柿蒂处蛀入柿果,使果实变软,而后脱落。
防治方法:在6月中下旬幼虫危害盛期和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危害柿果期,彻底消除被害果,消灭当年蛹和幼虫。再于8月上中旬在树干上绑草把,引诱老熟幼虫在内越冬,入冬后解下草把集中烧毁。5月底6月初和7月底8月初两次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期各喷一次速灭杀丁或溴氰菊酯,杀虫效果较好。